cct小知识网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  -图1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学生王一竣(左二)与智利民众合影,留下美好的回忆。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  -图2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的墨西哥籍学生欧善愉,沉醉于毛笔字的魅力,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  -图3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当地青年们展示汉服,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我们跨越万里来相聚”  -图4

北京语言大学的墨西哥籍学生斯蒂芬妮·阿里亚斯,在汉语的海洋中遨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拉美,虽远隔重洋,但友谊的纽带将彼此紧紧相连。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日益紧密、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中拉青年拥有更多互动往来的平台与机会。他们到访彼此的国家,分享各自的文化,在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中成为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名中拉青年,听他们讲述互学互鉴的友好故事及对中拉友谊历久弥新的真切期待。

在走近彼此中增进理解

今年初,“丝路天涯”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13名师生,跨越2万多公里,踏上了拉美大陆,展开为期两周的调研与交流。遥远的距离、语言的差异没有成为中拉民众走近彼此的障碍。他们参与由中国驻智利大使馆与当地政府、机构共同举办的一场盛大的春节庆典,展示来自中国的非遗工艺品、校园文创产品以及乡村摄影作品。这些活动吸引了许多当地民众,不仅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作为参加庆典的一名观众,智利大学国际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卜睿哲对清华师生的文化展示印象深刻。在随后的交流中,他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并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学习。几个月后,他如愿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开启为期3个月的访学生活,圆了自己的愿望。

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拉美青年走进中国,学习、工作,了解中国文化,成为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有关中国的美好图景更加具象

从陌生到了解,从好奇到喜爱,许多拉美青年走进中国,并逐步认识中国、读懂中国。他们体验中国的美食、文化、音乐、语言、教育、风景等,就像一个空杯子被逐渐灌满水。如今,中国已成为他们的“第二个家”。

北京语言大学应用中文学院的墨西哥籍学生欧善愉,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不仅印证了她对中国的认知,更拓展了她对这个国家的了解。她认为,中国在转型方面的能力、人民日益增长的自豪感以及在此生活所感受到的团结和安宁,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钦佩中国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

近年来,中国和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努力实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中拉青年广泛共鸣。在秘鲁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方提出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等建议。在巴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中方宣布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

“中国的倡议有助于国际社会破解难题、深入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欧善愉认为,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创造了对话和合作平台,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和合作。她钦佩中国携手各国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

在中国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中,涉及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多项措施。中巴同意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途径。

“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

2014年,中国提出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1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展望未来,中拉青年纷纷表示将勇担历史责任,做中拉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他们通过文化交流、语言学习、学生交流计划等方式,增进了解与信任,推动中拉关系的发展。他们相信,只要拉中青年团结一致,共同发声,在各自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就能携手铸造更美好的世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02775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ct-bj.com/post/1963.html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