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9时,武汉本初子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本初子午”)的董事长李萌,刚从济南乘坐高铁抵达北京。与团队进行了一场高效紧凑的会议后,李萌立即赶赴机场,再次启程,回到了武汉总部参加重要会议。会议结束后,她连夜赶往机场,准备继续飞往下一座城市进行业务洽谈。这种连轴转的奔波让她无暇顾及午餐和晚餐,只能在间隙中匆忙进食。
本初子午的公关总监刘杰敏说,像李萌这样一天飞几座城市已经成了常态。“在创业型公司,不拼命可能会失败,但如果不拼,就一定会死。”
从零起步,李萌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将本初子午发展成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医药健康企业,并获得了“独角兽”企业的称号。她打造的数字化医药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小药药”,已经与全国3000多家知名药企达成合作,经营药品种类超过400万种,为超过50万家药店、诊所提供服务。在药品流通信息及药品全流程可追溯体系方面,本初子午已走在行业前列。
在武汉本初子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内,管理人员在智能运营管理系统前仔细分析大数据,为药业决策提供精准导航。
买药不便背后的商机
时间回到2015年,李萌在老家襄阳买药时,发现乡村药房较少,且店面普遍不大,承载着全村人的日常用药需求。药品种类单一,需要数小时车程前往县城进货,极为不便且价格昂贵。
在中国产业互联网刚起步的时期,李萌从自己的买药经历中敏锐地发现了传统多级批发药品流通体系的效率提升空间。一盒药品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制药企业、多级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对于三、四线城市及偏远乡镇、农村来说,中间的流通环节更为复杂。层层转销导致药品成本累加。
“互联网能够让世界变得平坦。”身为85后的李萌,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她想到了用互联网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让医药流通更加安全、高效、透明。于是,在2015年,李萌与两位85后合伙人联手创办了“小药药”,希望通过互联网实现药品从生产厂商到药店和诊所的“直达”。
同年,“小药药”便获得了阿米巴的投资,这也是公司的第一笔投资。2015年正值国内医药电商飞速发展的风口,且小药药位于光谷,有地理优势,自然吸引了众多投资机构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小药药所采取的B2B商业模式,通过自主研发的采购端、销售端、仓储管理端等信息化系统,让药品流通的全流程都能在线上看到,这在十年前无疑是一次行业革新,对传统医药流通领域是一次体系创新。
李萌手机里还存着第一批300多位客户的电话
创业初期,李萌和她的团队一年到头在外跑业务,亲自到药店去推销。她的手机至今还存着第一批300多位客户的联系方式。“都是我们初创团队一家一家亲自谈回来的,这是最初接触客户验证商业模式最有效的办法。”刘杰敏说,尽管2015年各行各业都在提“互联网+”,但这是一个全新理念,只有挨家挨户上门谈,才能真正让客户理解。
如今,为了更好地服务药店,本初子午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近5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云仓储,建立了一套药品全流程可追溯、可监控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系统,还针对药店进销存、会员管理、营销等自主研发了智能化管理系统。
许多边远山区受益于本初子午,享受到了和大城市一样的药品供应。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某药店的李老板说:“以前进一次货非常不方便,县里批发公司药品种类少,等货要很长时间。现在只需要手机下单,丰富的药品就能源源不断地供应过来,不仅便捷放心,价格也更加优惠。”
每年近2亿元投入技术研发,布局新赛道
2018年,本初子午首次获评独角兽企业。这不仅仅是因为拼,更是因为其战略眼光。相比于传统医药企业在采购和销售上的投入,本初子午更多地投向了技术,不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我们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领域的研发投入,每年近2亿元,远超多数传统医药企业的投入水平。”刘杰敏说。
基于技术和集团自有的医药供应链优势,2020年底,李萌开始布局新的健康服务业务单元“荷叶健康”。以医药供应链和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为基础,为商业保险公司及企业客户提供专业化医疗健康服务。据荷叶健康普惠创新中心总经理苏庆荣介绍,荷叶健康已邀请1万多名医生入驻,为居民提供“管家式”家庭医生服务,并在全国率先开通互联网门诊责任险,构建起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场景。
“医药产业迭代升级的空间非常大。”李萌表示,未来本初子午将继续深耕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强化与医保体系的紧密融合,并积极探索健康保险服务的创新融入,充分利用自身在医药流通与健康服务领域的深厚积累,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与质量,拥抱新医药的无限可能。
(采写: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摄影:记者高勇)
【编辑:陈明】
(文章中图片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