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灯光洒落,众人围坐一桌,边品美酒,边聆听精彩的讲座,互相交流着各自的观点。城市的角落里,学术的严谨与酒文化的韵味交织,青年学者、文艺爱好者以及职场人士汇聚一堂,思想在这里碰撞、交流。
在中国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中,学术酒吧正悄然兴起,成为年轻一代探索知识交流与社交互动融合的新风尚。
学术酒吧,顾名思义是将传统的学术讨论与现代的酒吧文化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非正式的学术交流环境。美团数据显示,10月以来,“学术酒吧”搜索量较9月增长142%,20岁至30岁的年轻用户搜索占比超半数,上海、北京、西安、深圳、广州等地的搜索热度位居前列。
学术酒吧爆火背后的起源和演变,源于英国早期的一种科普活动“科学咖啡馆”(Cafe Scientifique),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末英国的一种面向民间群众的科普活动。这种活动形式后于2023年4月被上海“街垒Bunker”酒吧率先引入,开启国内“学术酒吧”的热潮。
历史上的第一家“科学咖啡馆”的创办者邓肯·达拉斯(Duncan Dallas)是受法国哲学咖啡馆的启发而开办活动的。这种咖啡馆文化的兴起与当时的知识分子们追求自由、开放的学术交流环境密切相关。19世纪的巴黎,可以说是大咖啡馆的集合地,新兴的文化流派都在咖啡馆酝酿。
然而,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咖啡馆文化”在18世纪末逐渐失宠。但知识交流的公共生活并未终结,20世纪兴起的“酒吧”文化继承了咖啡馆文化中的学术交流功能,成为一个新兴的知识交流平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报纸、学会和学校作为公共领域的基本元素,形成了紧密的结构。但学术内容的“小众”特征造成的相对“封闭性”,加之正式化和固定化的学术讨论场所,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更广泛的公众参与,使得学术讨论变得越来越脱离社会的日常生活,也加剧了知识的“精英化”倾向。
后疫情时代,从“在线”到“在场”的需求转变,生意人对经济自主化的要求、顾客对轻松空间的追求,知识分子对公共空间中自由表达的渴望,共同呼唤着更强大的公共领域的形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术酒吧应运而生,打破了学术讨论的传统壁垒,将之从封闭的学术圈中引入到更开放、包容的公共领域。它作为一个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的场域,吸引了各校学者的学术碰杯。
目前,国内已经有几家学术酒吧,通过打造“临校区域”,让顾客以城市一份子的身份认知城市的运行模式。例如,位于北京的学术酒吧“宇宙客厅”坐落在高校云集的北京市五道口地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相邻,为各校学者的学术碰杯带来了契机。
城市规划学者、青年建筑师陈昊指出,临校空间——他也称之为“临校区域”——作为校园与城市两个明显异质空间的中间过渡区域,能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是因为它有完全不同于校园中集体经济形式的生活模式,师生与居民在此重构了校园生活的另一面。
学术酒吧兴起的背后,是城市居民对学术活动从封闭的课堂、讲座厅走向更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的呼唤。它促进了学术讨论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也让学术话语变得更接地气,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学术精英的专利。
然而,作为一种目的型消费业态,学术酒吧的一大挑战在于,每一场活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与酒吧自身的因素相关性较低,而更多依赖于当次的主讲人所讲话题和个人魅力。因此,在保持学术性的基础上,酒吧也需关注其商业运营的可持续性。
此外,政府、高校与社会各方应共同合力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态,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大学的学者走出校园,探索学术公园、学术旅行等新型文化空间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知识微醺之时,也应维持开放视野,避免学术酒吧成为封闭的“信息茧房”,陷入认知偏见之泥潭。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及网络)
参考资料:
- 党伟龙, 刘萱. 论欧美“科学咖啡馆”的实践及其启示[J]. 科普研究, 2013, 8(01): 37-42.
- 澎湃新闻. 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东西方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城市公共生活[URL].
特约撰稿:郑凝
责编: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