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周智宇
近期,小米自动泊车功能被多位车主投诉,称在11月14日中午至11月15日凌晨,因自动泊车功能故障,车辆发生剐蹭和碰撞,其中严重者,车辆后保险杠也撞掉落。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70位车主登记了此类事故,事故原因几乎均为系统未识别到柱子/墙,最终撞上了。
小米方面对事故的处理显得较为及时。小米客服表示,此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系统bug引起,并愿意承担全部维修费用,同时在维修期间每天提供价值150元的小米积分作为补偿。然而,部分车主对此处理方案并不满意,担心事故会影响汽车的保值率,希望获得更高的赔偿。接近小米的人士表示,每辆车车况不一,具体赔偿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会解决用户的问题。
小米汽车曾在事故发生后声明,其智能泊车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正常使用。该功能基于端到端模型,可以实现最高23km/h的地下车库巡航,能精确感知停车场内的车道、障碍物,并能够实现障碍物绕行、甚至倒车避让。
然而,密集的事故使小米汽车的“天花板级别”智能泊车功能受到了质疑,也令小米创始人雷军陷入尴尬。雷军曾豪言要让小米在今年底进入智驾第一阵营,但此次事故无疑为其计划泼了盆冷水。
车主们对智驾功能的期望不断升高,而车企在过去两年里,也围绕着智驾能力展开大比拼。自动泊车作为彰显智驾能力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车企们每次发布新车的重点。然而,无论是小米的自动泊车故障,还是其他品牌车型的智驾功能在上路后发生事故,都表明车企在宣传智驾功能时,对安全警示不够。
当前法规上,消费者可以上路使用的所谓智驾,还只是L2级别的辅助驾驶,出现事故时责任仍在于驾驶者。因此,像小米这样愿意主动承认是自身智驾系统问题的车企并不多。
对于小米这样的3C数码转型车企,用户往往更加信任其在软件方面的积累能力。但此次事件提醒了小米汽车,也提醒了整个行业,汽车行业的法则仍然是安全为首。汽车和手机的系统bug所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在汽车行业,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边界。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进步,尤其是端到端技术的应用,尽管在11月15日的直播中得到了展示,但此次故障也为行业敲响了警钟。巨大的研发投入,对于功能、能力的探索,也应该是对安全的保障。
此次的故障,不仅让小米汽车重新思考智能时代技术安全的边界,也为行业敲响了安全为重的警钟。